一定要分清“劳动关系”与“劳务关系”,别再混淆了!

发布人:admin
浏览量:
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22日

 

实践中

一些用人单位

为了规避用人风险

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

等其他名目的协议

且在协议中明确约定

双方不是劳动关系

而是劳务关系
 


 

劳动关系是指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(统称用人单位)与劳动者个人之间建立的一种有一定从属性的关系,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,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,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,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并有权受到劳动保护。

劳务关系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、另一方接受劳务并支付对价而形成的相互平等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,如家庭或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,个体工匠与帮工、学徒之间的关系,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关系等。
 

根据《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劳动关系应具有以下特征:

1.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、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。

2.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,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,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。

3.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。

 

实习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吗?

对于这一问题,应区分两种不同情形进行讨论:

情况一

如果实习生的身份为在校生,根据劳动部《关于贯彻执行<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>若干问题的意见》,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,不视为就业,与实习单位未建立劳动关系,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。此时,双方建立的是劳务关系。

 

情况二

如果该实习生虽然未毕业,但已经完成全部学业,即将步入社会,此时到单位登记求职,目的是就业,而非学习。一般在此情况下,双方就应聘、录用等事宜达成一致,应当认定双方之间形成的是劳动关系。

 

在这里,小编建议广大劳务工作者尽量签订书面协议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!

 

约定:

 

提供劳务的期间、劳务的内容、劳务费标准、结算周期、结算方式。

如接受劳务方为公司等法人组织,则书面协议中最好加盖公司公章;如接受劳务方为自然人,则书面协议中最好显示有身份证号码及签名。



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,如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存在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

 

 

返回顶部

全国热线

业务咨询:18560153871
业务咨询:15628852780
业务咨询:18953194566

联系我们